最新消息
享受美食,預防食品中毒,你不可不知
炎炎夏日,廚房裡的細菌伺機而動,希望大家在製備美味餐點時共同為食品安全把關,請點閱連結了解什麼是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又該如何防治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引起食品中毒。
「及時愛自己,愛篩抽好禮」活動,請踴躍參加!
為使民眾瞭解自身健康狀況,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辦理旨揭活動,鼓勵民眾使用自我篩檢或匿名篩檢服務,培養篩檢的習慣,珍愛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活動內容詳如附件1,摘述如下:
(一)活動期間:於去年12月至本年11月有使用愛滋自我篩檢或匿名篩檢的民眾。
(二)抽獎對象及資格:
1、自我篩檢登錄抽:於活動期間完成自我篩檢並於該署自我篩檢網站完成檢驗結果登錄及填寫問卷(匿名),經審核通過者。
2、定期篩檢加碼抽:於活動期間內使用自我篩檢或匿名篩檢服務達2次以上者。匿名篩檢時須於本署匿名篩檢網登入e-mail帳號,並於匿名篩檢院所完成篩檢,抽獎資格以登錄之e-mail為計次依據。
(三) 抽獎方式:共2波,分別於本年9月及12月辦理抽獎。
(四) 活動獎項:iPhone、iPad、藍芽無線耳機、藍芽智慧音箱及300元即享券等超過450份好禮。
保護自己應該知道的事!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為因應年輕族群之梅毒、淋病感染人數增加,提供相關流行病學資料傳染病通報系統資料顯示,近年國內梅毒、淋病等性傳染病疫情呈上升趨勢,尤以年輕族群疫情上升明顯,疫情摘述說明如下(詳細分析資料如附件1、2):
(一)梅毒疫情自110年起緩升,107-112年65歲以下確定病例數,分別為7,777、7,301、6,989、7,656、8,014、8,277例,112年相較於111年增加3%。其中有關13-24歲年輕族群疫情部分,112年梅毒及活性梅毒病例數分別為1,490、297例,均占整體確定病例18%,且相較於111年梅毒病例數增幅達20%;梅毒及活性梅毒確定病例數男性多於女性,112年相較於111年男、女性梅毒確定病例數分別增加8%及98%,活性梅毒女性增加86.7%,女性增幅較男性明顯。此外,18歲以下青少年感染病例數增幅較明顯,亦值得注意。
(二)淋病疫情亦呈上升趨勢,107-112年65歲以下確定病例數,分別為4,167、4,469、7,024、7,331、7,959、8,204例,112年相較於111年疫情增加3%。其中有關13-24歲年輕族群疫情部分,112年確定病例數2,824例,約占整體病例數的34%,相較於111年增加8%;病例數男性多於女性,112年相較111年男、女性確定病例數分別增加5%及29%,女性增幅較男性明顯。此外,18歲以下青少年確定病例數增加更為明顯,值得注意。
感染梅毒可能出現生殖器無痛性潰瘍及硬性下疳、全身性紅疹及扁平濕疣,並出現頭痛、倦怠、發燒、體重減輕、肌肉骨骼與關節疼痛等全身性症狀,若仍未接受適當治療,通常於感染後3至7年,梅毒螺旋菌可能侵犯神經、腦部,造成「神經性梅毒」或「心臟血管性梅毒」等不可逆的損傷,且梅毒亦可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造成新生兒感染先天性梅毒,嚴重甚至會導致死產或死亡等不良結果。另,由於女性感染淋病後臨床症狀並不明顯,常被忽略而未積極治療,除增加傳染給性伴侶之機會,亦可能因重複感染而引起子宮或骨盆腔發炎等,增加日後子宮外孕或不孕風險,亦有可能造成新生兒感染淋菌性結膜炎。男性感染淋病未接受適當治療,亦可能產生尿道化膿、前列腺發炎,嚴重導致不孕等後遺症。防疫宣導應著重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相關衛教素材或指引可逕至該署全球資訊網首頁(https://www.cdc.gov.tw)/傳染病與防疫專題/傳染病介紹/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梅毒、淋病/治療照護/性健康友善門診項下下載運用。或可至/傳染病與防疫專題/傳染病介紹/第三類法定傳染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感染/宣導素材/愛滋病防治教材/年輕族群愛滋防治核心教材項下下載。
太陽公公一直加班!盛夏熱傷害防治要知道!
1.衛生福利部因應近年氣候變遷造成氣溫偏高之情形,為強化各單位高溫熱傷害整備防救能力及易受傷害族群之多元關懷措施與管道,特提供旨揭預防熱傷害衛教宣導素材。
2.為提升教職員工生自我保護知能,請運用該部製作之影片、單張、圖卡等素材,透過網站、社群媒體及其他管道,宣導個人防護做法與急救步驟,以及鼓勵所屬運用「樂活氣象APP」掌握預警資訊,並加強脆弱族群(含嬰幼童、高齡者、慢性病者、服用藥物者、戶外活動者及過重者)之防範措施,例如檢查調溫設備(如風扇、冷氣)與環境通風狀況,評估減少、調整或停止戶外課程與活動等。
3.相關資訊可逕至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預防熱傷害衛教專區」參閱,網址:https://gov.tw/nGd。
高纖新食尚,健康生活熊蓋讚
親愛的教職員工生大家好:
現代人因為飲食精緻化加上外食頻繁,常常會有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的情形,甚至導致腹瀉、便秘等腸胃道不適的情況發生。大專校院「多吃纖維或蔬果」教學資源徵選活動之得獎作品告訴你,讓你擁有高纖新食尚,胃腸保健康。
1.膳食纖維是什麼?
膳食纖維(英文:Dietary Fiber)多來自於植物中,是一種無法被人體吸收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物質,吃下的膳食纖維會透過消化道進入小腸、大腸中,最後被人體排出。
2.足量膳食纖維飲食的好處是什麼?
膳食纖維雖然在消化過程中,無法直接被人體利用,但對於健康有許多正面的影響。到底膳食纖維對於人體的好處是什麼呢?膳食纖維不但可以增加飽足感、穩定飯後血糖、減少腸胃道疾病發生、預防便祕,更可以降低膽固醇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3.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全榖雜糧類、水果類、堅果種子類、蔬菜類
4.膳食纖維怎麼吃
「大專校院『多吃纖維或蔬果』教學資源徵選活動」之得獎作品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