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培力
107年~113年
希望種子培育計畫-職涯培力成果
一、具體措施
為提升校內學生職涯發展能力,職涯中心設置多元系列職涯講座實務課程,引進企業專業管理人才擔任講師,鼓勵校內經濟不利學生透過報名多元職涯活動,取得證照、檢定或競賽資格,並鼓勵參與海內外實習活動等,在參與職輔活動同時予以經濟支援,鼓勵其於在校期間累積職涯實力並兼顧落實安定就學之目標,要點包含:
(一)配合推動「多元學習補助」,培育職涯軟實力
推動多面向職涯輔導活動(如業師諮詢月、校園徵才月系列活動、產業實務精華講堂、職場新鮮人系列講座、企業參訪、履歷健檢與模擬面試等),規劃質量兼具且符合產業需求之課程,培養校園職涯規劃風氣,落實自新生階段即重視自身職涯發展,增進經濟不利學生參與及善用職涯資源機會。
(二)建置「證照補助與獎勵」,強化就業競爭力
連結系所需求,針對學生求職所需專業開設相關課程,並連結系所提供證照、檢定及競賽資訊,學生可從中選擇與自身求職領域相關項目申請報名費補助與考取獎勵,充實自我實力並強化本質學能。
(三)持續推動「海內外實習補助」,增進學生國際視野
積極開拓海內外實習職缺,國內實習透過與100+企業建立「政植計畫—產學合作聯盟」提供政大限定實習機會,海外實習則逐步開拓美國、墨西哥、日本、哥倫比亞、新加坡、韓國、荷蘭、杜拜及菲律賓等地,鼓勵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透過「政大職涯平台」找尋實習資訊,並核予實習補助,使學生不因經濟因素而無法參與實習活動。
二、創新作法
(一)多元風貌系列講座與企業管理實務課程舉辦
本校職涯中心輔導成立學生團隊(包含常態性職涯講座規劃學生團隊—政職涯,及徵才月專案系列規劃學生團隊—校園徵才月團隊),結合學生需求、團隊合作與產業前景,規劃質量兼具的職涯輔導活動,每學期考量學生需求,辦理多達40~50餘場次的職輔講座,類型涵括行銷、人資、財報、AI、職場新鮮人、實務工作坊等。
(二)多樣化證照報考及考取補助措施
定期發函各系所調查各系專業對應證照及英語檢定,鼓勵學生報考外,亦開辦企業管理實務課程、公職講座、原住民族語課程等內容,增進學生應考實力,近兩年雖受疫情影響,部分講座或考試舉辦場次驟減,惟申請證照報考及考取補助之學生仍相當踴躍,107年至113年共計1,556人次獲得補助。
(二)海外遨翔系列講座:邀請常年於海外企業機構擔任經理人之政大校友、各地海外台灣商會會長、政府駐外單位大使等優秀業界人士,以遠距及實體方式闡述於海外發展與成功經營所需之關鍵能力。
(三)微學分課程開設:針對學生職場所需基本職能如「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關係與行銷」與「財務報表閱讀」規劃微學分課程,邀請產業蒞校主講時,亦可進行品牌宣傳。
(四)產業深度參訪:邀請產業主管在參訪過程開設教學工作坊,以及學長姐經驗交流分享,讓學生親身體驗企業運作。
(五)海外學習深度訪問營:規劃短期(以暑期為主)海外深度訪問活動,遴選本校不分科系的優秀學生,赴外瞭解跨國產業的運作內容與當地情境,參與活動將與目前政大的實習重點區域(美國北加州及南加州)結合進行,未來則持續拓展至歐洲、中南美洲及澳洲等其他區域。
(六)政大限定實習機會:爭取企業開設專屬政大學生之實習職缺,並擬定產業職缺調查表與各類型實習時程表(寒暑期/學期間/預備轉正型/全年度/主題式等配合企業需求的不同種類實習),並建立專區定期調查與發布職缺,將優秀政大學子導引至產業學習實務經驗。
(七)暑期與學期間海外實習活動:持續與海外各地校友會、各國在台辦事處或交流協會、台灣於各國辦事處、跨國企業、海外台商總會會長與海外台商、海外企業及研究機構等,發掘海外實習與就業機會,建立海外產業與政大在人才供需長期合作的平台。![](/files/28020042467a3035649857.png)
![](/files/209126130167a3035d47817.png)
![](/files/102736949567a3037b10eaa.png)
註:當年度人數統一於年底-次年初統計更新
資料來源:政大學務處職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