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轉知健康九九網站提供全方位免費戒菸服務
日頭赤炎炎!預防熱傷害,你需要知道的事!
1.衛生福利部因應近年氣候變遷造成氣溫極端偏高之情形,為強化各單位高溫熱傷害整備防救能力及易受傷害族群之多元關懷措施與管道,提供旨揭預防熱傷害衛教宣導素材。
2.請詳閱附件宣導素材以提升教職員工生自我保護知能,並鼓勵教職員工生運用「樂活氣象APP-健康氣象服務」等工具掌握預警資訊,及加強高危險族群(含嬰幼童、高齡者、慢性病者、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孕婦、身心障礙者等)之防範措施,並進行相關預防工作,例如檢查調溫設備(如風扇、冷氣)與環境通風狀況,評估減少、調整或停止戶外課程與活動等。
3.相關資訊可逕至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預防熱傷害衛教專區」參閱,網址:https://gov.tw/nGd。
新興傳染病~猴痘知多少?
111年5月起,歐美等地區發生猴痘流行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亦於111年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並於本年2月15日宣布維持PHEIC;此波猴痘疫情自111年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截至本年3月10日全球累計報告病例數逾8.6萬例,其中以美洲(58,750例)及歐洲(25,859例)區域病例數最多,我國鄰近國家或地區,新加坡、日本、泰國、韓國、香港等亦有報告病例。我國亦已於111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本年3月14日累計確診12例個案,包括7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病例。
有鑑於國內已出現猴痘本土案例,加以各國邊境檢疫政策逐步鬆綁,人員交流漸頻繁,且猴痘病毒感染潛伏期可長達21天,民眾感染風險提升,為強化社會大眾猴痘防治知能與風險意識,請教職員工生務必知曉~
(1)猴痘主要的傳播方式係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或體液造成(包含:任何形式的性接觸、擁抱、親吻等),其他的傳播方式如飛沫傳染(但需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接觸受汙染的物品表面或感染的動物等。
(2)疑似猴痘感染症狀,如:出現不同型態的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於臉部、四肢及生殖器等部位),可能伴隨症狀,如:發燒(≥38°C)、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如有相關症狀,請佩戴口罩並就醫。
檢附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製作之猴痘衛教單張如附,其他衛教宣導文宣、教材或影片等,可至該署全球資訊網/「猴痘專區」項下查詢。
「健康生活行動方案」
一.為提升大專校院學生健康飲食知能及培養充足睡眠的習慣,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編撰 「飽睡好眠 活力一整天」及 「我懂吃 健康配一餐」行動方案與海報各2式,提供教職員工生在執行健康促進及建立健康生活活動運用,藉以強化該相關知能,落實執行於生活中,以促進身心健康提升自我健康照護行為並建立健康生活。 二.相關資料如附件,請自行下載運用。
落實個人衛生習慣 遠離諾羅病毒威脅
一.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症狀通報系統資料顯示本年3月5日至3月11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高達16萬5,230人次,且高於去年同期。另依該署症狀通報系統資料顯示,本年截至3月13日,國內已通報204起腹瀉群聚事件,其中檢出病原為諾羅病毒即佔149起,腹瀉群聚發生地點則以餐飲業最多(88起),其次為學校(71起)及人口密集機構(23起)
二.諾羅病毒為病毒性腸胃炎常見致病原,具高傳染性,主要是經由攝食遭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含有病毒的嘔吐物飛沫而感染,其主要流行季節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間。
三.請各單位落實諾羅病毒防疫措施,相關防疫作為如下:
(一)加強教職員工生(含宿舍管理人員、餐飲從業人員)衛生教育宣導:包括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生飲、不生食,與他人共食時應使用公筷母匙,並養成勤洗手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倘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頭痛及肌肉酸痛等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並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
(二)提供完善充足的洗手設備及安全用水:確實檢視校園內應提供完善充足的洗手設備,並備有肥皂或洗手乳,以利維護個人衛生;與人體接觸之水源如飲用水及洗手用水應採用自來水,如無自來水供應之學校應確實消毒、過濾始可使用。
(三)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及校外教學慎選供餐業者:學校外購盒餐食品或團體膳食之廠商(含校外教學供餐業者),應取得政府機關優良食品標誌驗證或經衛生福利主管機關稽查、抽驗、評鑑為衛生優良者。本校設有廚房之場管單位,應指定專人督導,食物應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貝類水產品);外訂盒餐者,應派員或委託代表到廠了解供應食材來源、環境衛生及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等措施。
(四)落實生病人員不上班、不上課:餐飲從業人員(廚工)如有諾羅病毒感染症狀應停止處理食物;確診為諾羅病毒感染之教職員工生及餐飲從業人員,應停止上班、上課,待症狀解除48小時後才可恢復上班上課。
(五)加強環境清潔消毒及清理者防護作為:針對腹瀉患者之嘔吐物、排泄物及室內環境空間務必做好清潔消毒,清理者請戴上口罩及手套,完成清理工作後,務必以肥皂與清水澈底洗手。環境消毒與嘔吐物及排泄物消毒處理請參閱「學校病毒性腸胃炎防治手冊」。
(六)落實通報:如有疑似腹瀉群聚事件發生,應儘速通報本校身心健康中心與學安中心,以利後續通報轄區衛生機關,及配合衛生單位採行感染管制與消毒等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