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原名「生活管理組」,69年3月更名「生活輔導組」,97年2月與僑生輔導組合併為「生活事務暨僑生輔導組」,100年7月納入陸生輔導業務。目前業務主要劃分為「學生生活事務」、「僑生輔導」以及「陸生輔導」三部分。提供各項獎補助措施,營造友善校園環境,使學生安定就學;促進本地生與境外生交流與融合,推展校園多元文化。本組主要業務包括:學生生活事務學生助學措施僑生輔導業務陸生輔導業務各單位使用學務處助學金專區等。

如欲查閱各項詳細業務與法規表單,請按左上角功能按鈕 Menu Button 。各項公告與最新消息,請參閱以下列表。

【駐校藝術家計畫】講座系列_時間/空間、廢墟/盛墟、共滅與共活-我看陳界仁的作品

【駐校藝術家講座系列】

時間/空間、廢墟/盛墟、共滅與共活-我看陳界仁的作品

時間:105年5月3日(二)19:00-21:00

地點:藝文中心Art Hub

講者:鄭慧華(獨立策展人)

試圖從陳界仁自〈凌遲考〉以來的多部影像創作中去探索其中關於時間/空間的敘事方法、廢墟/歷史的相對意義、在現代化歷程之中人所面臨的共存及共滅,以及其影片所整體反思的,對人在種種現代化歷程、在資本主義支配下的抵抗與生命觀。

 

鄭慧華|
獨立策展人暨立方計劃空間總監,工作和生活於臺北。她策劃的展覽包括:2011 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臺灣社會聲音圖景〉、〈重建/見社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2011~2013,臺北)、〈巫士與異見〉(2013,香港漢雅立方),以及共同策劃2012 第三屆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憂鬱的進步〉(臺北)和〈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2014,臺北、高雄)......等。2010年與文化工作者羅悅全共同創立「立方計劃空間」,旨在深耕在地文化、建立與藝術創作者的長期合作關係、推動臺灣當代藝術與國際的對話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