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展覽系列】偽日記,活版鉛字與影像書寫創作
偽日記,活版鉛字與影像書寫創作
展期:106.3.20 (一) -4.21 (五) 國定假日休展
開放時間:星期一到星期五11:00-17:00
展覽地點:藝文中心5F藝文空間
展覽開幕活動:106.3.29(三)茶會18:00-18:30,講座19:30-21:30
茶會報名連結:https://goo.gl/vsY2xE
講座報名連結: https://goo.gl/ESEbYq
文/陳文祺
若時間是片海
那記憶猶如週而復始的浪拍打著岩岸
侵蝕的岩洞是時間的紀錄
伴隨而來的生物共生體系回應著潮來潮往的記憶面貌
沒有一朵浪是一樣的長相
但站在岸邊的我們卻也分不清楚哪一朵浪是記憶中的白花
游向海去
或許能感受到潮汐的牽引 但離岸不遠才是在海邊游泳的樂趣
隨著一波波的浪 試著不讓自己被淹沒
若時間是這一片海
我們在記憶中推引與淹沒
若記憶是潮汐
時代的洪流亦如引力 週而復始的拍打著岩岸
推上小舟在浪上翻覆前進 出了淺灘划向海心
時間的靜默是真實的感受
萬物與時間是凝結的 弔詭的是日落星辰卻如此清晰
時間與記憶在此糾纏 一望無垠的海正投射著時間的無情
是浪撥動了小舟上上下下 記憶是潾光閃閃的喚響
那靈光消逝後依舊是潾光片片的浪花
晒黑的才是真實的影像
這裡沒有光合作用
只有色素沈澱伴著珠光閃爍的銀鹽
紀錄著無法辨識的時空與不曾存在的真實記憶。
時間的靜默是真實的感受,萬物與時間是凝結的,弔詭的是時間與記憶糾纏,作品懸空浮出牆面,以標本盒凝結成影像與文字的日誌,呈現出記憶中的真實時空狀態。延續以往創作脈絡,討論時空與人的存在關係,回應時空與記憶之於人如蟻穴的生物樣態,反覆辯證著影像和時空關係,將在此複合向度之下提供觀者在影像與冶字的思緒蜂室。
【影展系列】《戀戀風塵》
戀戀風塵
時間:106.3.15(三)19:30-21:30
侯孝賢│普│1987│台灣│Colour│109分│彩色│中文字幕
得獎或入圍紀錄:
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攝影
瑞士盧卡諾影展銀豹影評人獎
葡萄牙影展最佳攝影、音樂獎
男主角阿遠與他的青梅竹馬阿雲,在阿遠初中畢業後便先後相偕到台北謀生,阿雲到了台北之後體悟到,城市居大不易,尤其阿遠不但要自給自足還要完成補校學業,更要寄錢貼補鄉下家用,生活十分辛苦,但小倆口卻也奮鬥得積極,兩人就是從小這樣一路走來,感情的過去與未來似乎就是這麼自然地形成,他們也從不懷疑這樣的關係。高中補校畢業後阿遠入伍當兵,很多事就在長距離的離別之後漸漸轉變,就在阿遠退伍前阿雲竟然嫁了別人,阿遠雖心疼卻沒有恨意,他常懷抱著的想法是:阿雲是個好女孩應該找到比自己更好的人託付終。因此,他始終沒有找阿雲問明,只讓時間成為最好的良藥。
導演 侯孝賢
在1980年,侯孝賢執導第一部電影作品《就是溜溜的她》。在1983年,他投資拍攝《小畢的故事》,擔任副導演與編劇,自此開啟「臺灣新電影」風潮。同年與另外兩位導演萬仁跟曾壯祥合拍的《兒子的大玩偶》,是第一部全臺語發音的文藝片,開始拍攝寫實性較高的電影,例如《風櫃來的人》和《冬冬的假期》。《風櫃來的人》也獲得法國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影片獎。
在戒嚴風氣漸退之下,侯孝賢首先拍攝了自傳性的電影《童年往事》,由於內容涉及批判當時的國民政府,而讓他在尋找合作的過程十分艱辛。後來又拍攝《戀戀風塵》,打破了過去國片過度矯情、虛偽的內容,是一部著重寫實的文藝愛情片,並受到許多國際影評及大導演的喜愛。臺灣三部曲(或稱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戲夢人生》與《好男好女》),確立了臺灣電影大師的地位。其中《悲情城市》是第一部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台灣電影。而《戲夢人生》則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侯孝賢擔綱監製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也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海上花》(1998)以19世紀末的舊上海為背景。
2001年,侯孝賢執導了一部紀念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100年誕辰的日語電影《珈琲時光》。2005年,侯孝賢執導電影《最好的時光》,該片講述了三個時間段(1966、1911、2005)的三段愛情故事,皆由演員張震、舒淇主演;此片也普遍被認為是侯孝賢創作歷程的總回顧。
侯孝賢在2006年前往法國拍攝法語電影《紅氣球之旅》,首度與法國巨星茱麗葉畢諾許合作。2009年擔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侯孝賢於2010年執導上海世界博覽會台北館的導覽影片。2015年《刺客聶隱娘》入選坎城影展競賽單元角逐最高榮譽金棕櫚獎,最終獲得最佳導演獎。
Southern Wind Narrative Theatre Workshop
Southern Wind Narrative Theatre Workshop
- Sunday 18 December 2016, 09:00-12:00; 13:30-16:30
- Saturday 17 December 2016, 09:00-12:00; 13:30-16:30
- Monday 19 December 2016, 18:30-21:30
- Venue: Dance Room 101, NCCU Art & Culture Center
- Host: Hou Yun-shu│Director of Nccu Art & Culture Center
- Speaker: Chung Chiao │a poet, a writer and a theatre worker
【講座/工作坊系列】「用影像在劇場寫詩」講座
用影像在劇場寫詩講座
時間:106.3.10 (五) 19:30-21:30
地點:藝文中心Art Hub
主持人:侯雲舒│本中心主任
講者:周東彥│狠主流多媒體負責人、狠劇場導演
從劇場導演到拿起DV攝影機,從一支實驗短片到創造出一座4D BOX浮空投影魔幻時空。多媒體藝術家周東彥,作品遊走於影像設計、短片、MV、舞蹈、劇場及數位藝術,2013年更以作品《空的記憶》,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大展「最佳互動與新媒體設計」首獎,反思記憶、影像與空間的關係。本次講座將以個人生命經歷與作品發展為主軸,分享一路以來跨界創作的歷程與思考實踐。
Drifting and Rooting
Drifting and Rooting
- Thursday 1 December 2016, 19:30-21:00
- Venue: Art Hub, NCCU Art & Culture Center
- Performer: Lhundup tsering
- Documentary Director: Tsai Yung-ching
- Documentary: The Way Home